華神『青少年牧養理念與實務』的期末學習心得報告 授課老師:林芳治老師
華神『青少年牧養理念與實務』期末學習心得報告 授課老師:林芳治老師 報告人:建宏 日期: 2010.6.13 壹、 前言 學習這門課是因為同學 Ben (他與太太 Rose 都是位敬虔愛主的醫生) 的鼓勵與推薦,而剛好建宏家裡的老大今年將要升上國一就讀,加上自己在青少年階段也是走得很辛苦(國一考智力測驗時不認真,被編到放牛班,國二才進到中段班,國三才晉升到最好班,但也由於國一二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國三進入所謂的最好班之後,學習上深受挫折,感謝主的保守讓我在高中聯考前二個月才重拾學習的意願)。 Ben 告訴我他從林芳治老師的課堂中學到許多別的地方學不到的寶貴收獲與開啟,在我實際修了林老師的青少年牧養課程後,也深有同感,並且常把老師上課傳授的帶回到家裡應用,然後再把應用上遇到的狀況帶回課堂請教老師,很奇妙的是,發現一切都不一樣了,教導孩子不再是一個沈重的負擔,反而成為一個喜樂的泉源,在此彙總上課的學習心得如下: 貳、學習摘要 不要用傳統方式教青少年,以免讓孩子上了大學、畢業、出社會後就離開了教會。 要建立青少年的道德自我,在青春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餵養目標,特別是要創造青少年與神相遇的空間。自1980年以來的後現代思想,影響社會、教會,特別是影響著青少年。 惟有在基督的身體裡才能結出好果子,而基督的身體就是教會、團契, 要牧養孩子的生命,不要只是帶孩子上教會,只是當成宗教信仰,要讓孩子感受到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以青少年為目標的流行文化,正在青少年中興起,並建立流行文化事業。 例如將內衣外穿、配合某種風格的音樂…等,而這一切已發展成為共生關係,什麼叫「共生關係」?例如SBL目前已包給體育事業來做運動行銷,讓青少年覺得沒有他們會活著沒意義, 若我們要當宣教士對青少年宣教,就要去看SBL ,以貼近青少年 ,以避免青少年在海中漫無目標的行駛造成「鐵達尼式的災害」,並引導其不要去受到如「艋舺」電影內容中的暴力影響,因為 當前社會環境複雜,感官難免受污染,要訓練孩子成熟的道德抉擇。 青少年喜歡聽流行歌曲,可以教導青少年愛情的三要素:『承諾』、『友誼』、『傾聽(溝通)』,並問青少年某首他喜歡的流行歌的歌詞內容中缺少愛情三要素當中:『承諾』、『友誼』、『傾聽(溝通)』的那一要素? 要學習去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