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從約伯記的神學看面對苦難的智慧』By 活泉 Part 1 前言


   

壹、 前言


當我們的手被燙到時,我們不需經過任何思考,就會立即以反射動作把手抽離,由此可見,人的本性是傾向於選擇遠離疼痛、遠離苦難。


 


因為世上有苦難,所以世人紛紛尋求各種方法來遠離或預防「苦難」,其中最常用的是用世界的方法,拼命賺錢,囤積財富來預防未來的不確定,以確保未來的高枕無憂,這是「人」的成功公式,但人的成功公式與聖經中所教導的智慧是相違背的,例如在馬太福音6:33上面說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當我們讀到約伯記11「烏斯地有一個人名叫約伯;那人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清楚地指明約伯是一個義人,而約伯記14-5 更說明約伯還常藉著獻燔祭,為其兒女代禱守候,我們不禁會疑惑地問:「為什麼約伯先求神的國神的義,卻會遭遇苦難?」


 


聖經的詩歌與智慧文學是希伯來人靈性歷練及信仰智慧之寶庫與結晶,而約伯記(以下簡稱本書)在舊約聖經中與箴言、傳道書同被歸類為「智慧文學」,智慧文學中的箴言是講述面對「平常」時的智慧、傳道書是講述面對「無常」時的智慧,而約伯記則是講述面對「反常」時的智慧,都是在引導人在人生種種際遇中以敬畏耶和華而得的智慧來面對各種困難或問題。[1]


其中箴言是勵志性的,著重於今世的成功興衰,以樂觀的語氣,追求今世的福樂,而傳道書與約伯記則著重於哲學的推論。


 


約伯記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大凡偉大的文學都具有兩大特點:[2]


一、深度上有雋永的論題:跨越世代,歷久不衰,切合人心的需要。


約伯記所闡述的主題「苦難」在現實世界中,是永遠難解的奧秘,也是會一直被討論探討的議題。


二、論述的廣度上是關乎全人類的


「苦難」是人生基本議題,人唯有提升自己的屬靈高度,仰望至高神,才能走出苦難。


 


聖經中約瑟與約伯兩人都同為無辜與溫和的人,卻都遭遇不尋常的苦難,在其經歷中也暴露出人心的妒嫉與軟弱(例如約瑟的兄弟、約伯的友人及撒旦,撒旦雖非人,卻比人心更險惡),von Rad 就提出了:「約伯也如約瑟一樣,看見了苦難之上有福樂,神不只控制他們的處境,也終於搭救他們。」[3],指的是約伯與約瑟都經歷到苦難後的祝福,而約瑟倘若沒有被賣到埃及為奴,就不可能當到埃及全地的宰相,這一點對身在苦難的人是很大的激勵。


 


也有學者指出:「約伯在Powerless(無能為力)時,經歷到神的同在,而所羅門王卻在Powerful(擁有一切權勢)時,失去了神的同在。」[4],這說明了,人會因為過度安逸而忘了神,導致失去神的同在,而在苦難中,則比較容易因為經歷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反而會尋求神而經歷到神的同在,所以苦難對人來說,常常是一種祝福,因為苦難會帶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回轉向主,所以箴言30:8-9 教導我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人的一生總是難免經歷到許多大小不同的苦難,雖然我們也明白,苦難常常是神化妝的祝福,但是當身陷苦難中時,我們卻常會如同約伯般看不見那個苦難的關鍵點(本書第一、二章天上所發生的事),我們會安慰走在苦難中的人,但卻無法自己走出苦難,同樣的苦難,有人只要花很短的時間就能走出來,但有些人則可能要花數年或數十年才能走出來,甚至抱憾以終,從約伯記中,我們讀到約伯走出苦難後,不只得回他先前所失去的,甚至得到雙倍的祝福,從經文中,我們知道約伯走過苦難的關鍵是在主向他顯現後,42:5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讓我們不禁想要深入學習探討主藉由本書所要教導我們的如何面對生命中不可免的苦難的智慧、如何走出苦難以及如何領受走過苦難後的雙倍祝福。


 





 








[1]吳獻章,《思想起-從舊約看》(華神,2008),頁166




[2]唐佑之,《約伯記註釋卷上》(香港:天道,2003),頁2


 




[3] G. von Rad, Wisdom in Israel, 1972, p.200




[4] 99.1.4 華神吳獻章老師所主講的《舊約神學十四》


 



                                


 



























                     約伯走過苦難後所得的雙倍祝福
約伯失去的 約伯復得的 
伯1:2-3 伯42:12-17 
1. 七千羊,三千駱駝,五百對牛,五百母驢 1. 復得一萬四千羊,六千駱駝,一千對牛,一千母驢 
2. 七個兒子,三個女兒。 2. 妻子再生七個兒子,三個女兒
 3. 全地的婦女中找不著像約伯的女兒那樣美貌
 4. 又活了一百四十年,得見他的兒孫,直到四代


 





 








[1]吳獻章,《思想起-從舊約看》(華神,2008),頁166




[2]唐佑之,《約伯記註釋卷上》(香港:天道,2003),頁2


 




[3] G. von Rad, Wisdom in Israel, 1972, p.200




[4] 99.1.4 華神吳獻章老師所主講的《舊約神學十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