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長老:「如何講道」
http://www.smsk-church.org.tw/issue/8911/07.html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約一1) 神把自己變成道,我們唯有從道去認識神,以知道如何等候神、享受神。如果沒有這道,我們就不知神的可愛與可畏,更不知道如何對待神。道是藉著人來傳,而異端邪說的分辨,唯藉著道才能分辨,作神出口的重要就在於此。下面我們來談談如何做神出口。 經文的選擇 曾看見一位傳道同工,很緊張、很疲乏地在滿是聖經工具書、培靈講道集的桌前準備第二天的主日講道內容。我問他如何準備?他告訴我有那兒不懂,就找工具書查看。我說,傳道人這樣準備講道非常辛苦,不出四年就會疲乏,並視講道為畏途,因為這種準備法是海底撈針。因此我願在此分享我的方法。 講道與每日讀經有極密切的關係。每個人讀經方法不同,我採用每天一章的「細讀」。粗讀雖廣卻少有所獲,細讀雖窄卻多有獲得。我的細讀原則是一遍又一遍的讀,直到差不多可以背誦的程度,再花時間默想,就可以把這章聖經的重要思想串連起來。讀出並定出這一章的題目、綱要及內容是每日讀經的方式。一週七天下來,就有七個題目,題目、題綱和內容皆有了,就可以從七章中挑出要講的道,與弟兄姊妹分享: 講章要組織 講章的組織很重要,有組織易於記憶,無組織則散漫難記,緊張時就必雜亂。舉例來說,「惟你以色列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我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賽四十一8)我們使用「僕人」為題,首先列出聖經中有幾種僕人,大衛是合神心意的僕人;保羅是不違背從起初來的異象的僕人,他們可稱為好僕人。壞的僕人可襯托好的僕人,聖經中以色列人是不忠不信的僕人;參孫是起初被神使用,後來卻是利用神,以恩賜來滿足自己的情慾,和掃羅一樣是壞僕人。 題目、題綱和內容的結論出來了,講章就差不多完成了。這個例子即是從一章聖經中去思索、組織講章,而不必大費周章、絞盡腦汁從整本聖經的範圍去找。 也有一種講章是無需組織的,譬如「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這段經文的題目可定為「奔跑天路」。題綱有二: (一)是資格:以那許多見證人為例,即是指著前面所指的以諾、挪亞、以撒、雅各……,這些人名前面都加了「因著信」三個字,因此參加這場賽跑的資格就是「因著信」。 (二)是條件,即:1.放下各樣的重擔;2.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