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960929 峰迴路轉的學習, 感謝文達弟兄的寶貴分享

 


 


學習一、等候神


我是在新竹錫安堂受浸的,信主後所接受的教導也以錫安堂最重視的「等候神」與「順服神」為紮根植基之要領。靈裡的操練容或不足,但悟性的領受卻很清楚。


這二項教導強調的是不要急著用天然人的方法、天然人的思考去判斷事情或做出決定,要等候你的神耶和華給話,因以賽亞書中說到:「天怎樣高過地,照樣,神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箴言中又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當然,等候神不單指等候神的旨意,也包括等候神作工。等候神更深的意涵則是親近神,與神建立親密的內室關係。不過在這裡僅就「等候神旨意」這部份分享我的學習】


江秀琴牧師是位與神的關係非常親密的新婦,神使用她行了許多大能奇事,江牧師的訊息中有多次提到在求職或尋找人生伴侶這樣的關鍵時候要學習等候神的旨意,不可依靠天然人的喜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當然還沒辦法做到事事仰賴上帝,等候上帝的話語再聽命行事,大部分時候還是自己下判斷,做決定。不過我知道這是我的不完全,「等候神」仍是我奉為圭臬的標竿。


因此,許多關於我個人的禱告,常常並沒有明確的目標,這有二個原因:


第一種情形是我確實沒有明確目標,因為可能的狀況太多了,例如:仁雯生倚華時,牽涉到產前假、寒假、產假,三種休假會相互抵銷,但又希望能夠接續的很好,我也不知道該禱告哪一天生產最好,只好跟主說:求主賜下最好的產期,然後就交託出去。(後來主真的賜下一個最好的日子,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第二種情形則是我心裡並非沒有明確的目標,而是我很清楚心裡那個明確的目標是出於天然人,是屬地、屬血氣的,例如:小孩子的學業或比賽,誰不希望孩子拿第一,爭榮譽呢?但很明顯那都是出於天然人的想法,所以只敢禱告說:求主讓孩子在考試或比賽中得益處,有收穫,然後也是交託出去。


我一直持續著這樣的操練、禱告,直到讀了趙鏞基牧師的「第四度空間」。




 


學習二、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希伯來書十一章說到:「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趙鏞基牧師在「第四度空間」中提到「實底」的希臘原文是Bupostasis,英文譯為“所有權狀”或是“法律檔”,因此「實底」應是“清楚的事物”,而「所望之事」就是我們禱告希望成就的事。也就是說,從這節聖經來看,我們的禱告應該要有清楚的目標。趙牧師以他初牧會時禱告桌椅和腳踏車的見證,向讀者們呼籲:「如果你對你的目標,只有一個模糊的印象。那麼,你就休想觸摸到能回答你禱告的那一位。」他又寫道:「主從不歡迎含糊的祈求。」


該書中趙牧師同樣也提到等候神的重要:「你必須等候主,直到獲得確據為止。」但他在這裡所說的等候主是禱告者先有一個清楚的目標,然後等候主給一個清楚的確據,信心就建立在這個確據上。


趙牧師是舉世知名的牧者,他的信心故事激勵許多基督徒,我看到他的教導,當然也想起而效法,但問題馬上來了:


趙牧師所說的禱告一開始就要設立清楚的目標,不是跟我在錫安堂所操練的等候神旨意,不依靠天然人的想法背道而馳嗎?


以擇偶來做例子吧,書中有一位已屆適婚年齡卻一直禱告不到對象的女孩子來找趙牧師幫忙,趙牧師告訴她要清楚寫下她想要的丈夫類型,包括人種、長相、職業、嗜好…..等等。這女孩子當場寫下十個條件(想當然耳,這十個條件都是出於血氣,不是等候神而來的)。一年後,神果然應允了這女孩子的禱告,賜給她一個完全合乎那十個條件的丈夫。


如果照江牧師的教導,這女孩子應該安靜等候神,求問神:甚麼類型的男孩子才是神在她生命中的計畫。等到聖靈給她感動,她也得著印證,再順服神的旨意尋找另一半。


我有點迷惑了…..


諸位看官,是否也思考過這樣教導上的差異呢?




學習三、每個生命的獨特性


感謝主,祂顧念我的疑惑,一個答案輕輕巧巧的跑進我心裡:孩子,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


這是我早就知道的啊,這跟我的疑惑有甚麼關係呢?但當我更深一層的去想,就恍然大悟了。


人與神的關係就像夫妻關係,有的夫妻吵吵鬧鬧,喜歡鬥嘴,但覺得這才是樂趣所在,感情越吵越好。有的夫妻彼此敬重,相濡以沫,如陳年美酒,香醇芬芳。每對夫妻有每對夫妻相處的模式,不能說甚麼模式是正確的,只看甚麼模式最適合二個人。


這就是生命的獨特性。同樣的,趙牧師、江牧師與神的相處模式當然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但絕不是囫圇吞棗,照單全收。上帝的每個創造都是獨一無二,上帝的每個帶領也就都是獨一無二。


要得著神的祝福,可以照著聖經、牧者的正確教導獲得,因為神的應許絕不落空。


但要得著神自己,可不是聽了大器皿的見證,看了暢銷作家的精采著作,然後比照辦理就能如願的,那是他們的生命,不是我的生命!


這些教導訊息都是很好的屬靈養份,養份是供應生命的,養份卻不是生命。生命是有血有肉的,更要經過那隻大能的手搓揉、拍打、拿捏、刻磨、劈鑿、修剪才能成形,每個動作都是真實的經歷,是面對面的角力,唯有付上代價,親自走過這一遭,才能呈現出神計畫中的生命。


欣賞喜馬拉雅山的照片,不會知道她有多高,除非去過;讀過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不會明白愛情的滋味,除非真愛過。釐清江牧師、趙牧師的教導哪個比較正確,不會得著神自己,除非親自去實踐過,經歷過。


也就是說,牧者的教導沒有正不正確的問題(除非違背聖經),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趙牧師和江牧師都找到了最適合他們的屬靈操練方式,所以成為神重用的器皿。同樣,我們應該在勇敢的嘗試與認真的操練中,用一顆謙卑柔軟的心去尋求那最適合我們的屬天之路,也許會出錯,也許會白忙一場,但我相信這在神眼中都不是徒然,都是寶貴,主必定樂意在每次過程中向我啟示,引導我找到我們之間那獨一無二的花園,而主就在那裡等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