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從傳道書的神學看理財的智慧Part 1 By 建宏



 


前言:


依美國蓋洛普民調,56%的夫妻離婚與家庭中的財務問題有關,台灣這幾年流行樂透彩,很多人夢想自己能一夕致富,但是在美國卻有研究指出:「中樂透彩的人,如果在中獎前已經有財務上的問題,在中獎五年後,其財務狀況有較中獎前改善的案例是零。」也就是說一個財務有問題的人,在中樂透彩五年後,其彩金就會被他花個精光,


 


而聖經中有2,350節的教導跟「錢」有關,甚至多過於與禱告相關的經節,這是因為財寶在哪裡,心也在哪裡。身為全能 神的兒女,我們不禁想要來探討並思考如何將神的智慧應用在投資理財上面。


 


華神吳獻章老師在其所著作的「思想起」[1]上提到在聖經中箴言是講述面對「平常」時的智慧,約伯記則是講述面對「反常」時的智慧,傳道書是講述面對「無常」時的智慧,都是在教導人在面對人生種種際遇上的智慧。而在投資理財上,我們很容易經歷並體會到傳道書1:2上所述的:「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在這經節中所出現的五個虛空當中的二個,有學者研究指出在希伯來原文當中意味著雙倍虛空的意思,因此等於有七個的「虛空」實乃呼應七日中的創造都已經虛空[2],即倘若我們沒有定睛在日光之上的神,一切都將是虛空,如此的奧妙,讓我們不禁想要探討我們可以從傳道書學習到哪些投資理財的智慧,讓神的話對我們不只是在知識上或語言上,更是能讓我們應用出來,並活出來的智慧。


 


壹、 為什麼很難靠投資股票賺到錢?


每個人都想得到在金錢上的自由,因為世上有苦難,所以世人紛紛尋求各種方法來遠離或預防「苦難」,其中最常用的是用世界的方法,拼命賺「錢」,囤積財富來預防未來的不確定,來確保未來的高枕無憂。人們除了努力工作賺錢以外


也亟思在已賺得的財富上「用錢來賺錢」,來填補那個既停不下來也永遠無法被滿足的「金錢渴望」。


 


筆者曾以「聖經中的理財智慧」為題作分享,並詢問在場的200多位聽眾一個問題:「從個人開始在股票市場上投資到目前為止,累計起來是賺錢的人請舉手」,結果現場只有二位舉手(即只有1%的人賺錢),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這麼多投資理財的教導 在股市的投資人 卻還有大於90%的人在賠錢?


 


筆者發現,那是因為那些所謂的投資理財的原則與教導,多無「可重置性」,也就是前一次的成功經驗無法保證在下一次按照相同的方法去作,能得到同樣的結果。所以人們經常花很多精力去理財,卻總發現不理還好,越理越糟。而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全世界(包括台灣)的證券投資市場存在著以下四種不對稱的特性:


 


一、資訊的不對稱


知名投資大師彼得‧林區曾說: 不要看報紙新聞來決定投資標的,因為當你看到報紙上登出某些利多消息時,事實上這些資訊是屬於落後資訊,該公司的股價在新聞的利多報導出來之前,其實已經反應並且上漲過了,可能已有一些有資訊優勢的人(例如該公司的員工、老闆、客戶、供應商、記者等)已提前購入而導致股價上漲過了,當我們看到報紙去買股票,剛好讓那些捷足先登的人獲利了結而將股票賣給我們。


 


二、資源的不對稱


如果你曾去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試試手氣,你會發現你能贏錢的唯一機會就是贏了就走,如果你贏錢之後,還繼續玩,通常是會變成輸錢的,因為你的資源有限,賭場的資源無限,當賭場輸你100萬、1,000萬、1億、10,它都可以繼續跟你賭並有機會把錢贏回來,但是當你輸光了你的錢,不管是100萬、1,000萬、1億、10,你就得出場,這就是筆者所謂的「資源不對稱」理論,讓我們仔細想一想,股票市場的特性是否也跟賭場相仿,當你在股票市場上「賺錢」(我們喜歡稱之為賺錢,其實跟在賭場上贏錢的意思是一樣的),如果你繼續地持有股票而不獲利了結,就很有可能把所賺的錢賠(輸)回去,當然某些績優股可能可以比較長期持有,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投資風險,例如沒有了王永慶的台塑,或者台積電在張忠謀退休後是否仍能維持一貫的績優?其實是有變數的。


 


三、投資報酬與風險的不對稱


增加1%的投資報率,可能會增加10%以上的投資風險。以前的一位同事,曾經請筆者給他想要進行的一個投資機會一些建議,該投資商品保證報酬率15%(當時銀行定存的利率只有2%),我反問他,如果這個商品能保證給付你15%的報酬率,則意謂著這個商品的經理人必須把所募得的錢投資在報酬率高過20%的標的,因為要支付銷售佣金與每年基金經理人的管理報酬並再加上銷售利潤,但是放眼望去,在正常風險下實在找不到報酬率如此高的投資標的,結果後來在美國就爆發次級房貸風暴,甚至衍生出全球的金融風暴,去年筆者巧遇那位以前的同事,他告訴筆者他損失慘重,除了把先前所賺得的「超額利潤」吐回去外,本金也所剩無幾。


 


四、投資心理與市場反應的不對稱


慣性定律不僅存在物理,也存在於人性的投資心理,當股價上漲時,所有的媒體會呈現一片榮景的報導,大家就認為股價還會漲得更高,所以就進場去買股票,結果往往就會買在最高點,而當股價下跌時,一開始人們可能還會不捨得賣,因為認賠出售等同於承認自己的失敗,所以一般人都會堅持忍住不賣,但是當股票繼續下跌時,人們開始擔心會影響到買菜錢、房貸繳款,人性的投資心理會擔心跌更多,終於決定賣出股票,結果就往往是賣在最低點,奇怪的是股票總是在我們忍痛賣出後開始反轉上漲,相信這是很多人所曾經歷過的切身之痛。


 


人性的「貪心」、「不知足」很容易蒙蔽了人的理性,即使某一個投資已經有很好的獲利,但是因著人性的「貪心」、「不知足」而讓自己錯失獲利了結的機會,因為人性會認為雖然股價已經漲了,但是還會繼續地上漲更多捨不得出售,而往往後來股票就回跌回去。








[1] 吳獻章,《思想起-從舊約看》(華神,2008),頁141




[2]吳獻章,《傳道書-天道聖經註釋》(天道書樓,2010),頁4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