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退休三要件 感謝 Kavin 的分享轉寄


許多人會問說為什麼要工作,不能提早退休?也常聽到人說 ,我只要賺到2000萬元就要提早退休,但這表示他還不知道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人生,不應該單純用2000萬的退休金衡量,而是要做更多有意義 的工作,才能感覺生存的價值。
現在有很多理財專員不斷和民眾倡導「現在理財,提早退休」的觀念 ,我認為有點誤導。我曾在雜誌的一篇文章中看到「退休人的三種認知 」,分別是經濟不拮据、心靈不委屈以及生活不空虛 ,這三種認知都需要面面俱到,才可以達到退休的三項要件。





經濟不拮据   別為金錢勞心力



許多人都趁著對公司還有產值和貢獻的時候趕緊存錢 ,準備在半百之年提早退休,希望退休後有個愜意的生活 。但等到退休後才發現,工作賺錢並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標 ,它只是一項附帶產值,工作中的成就感、人與人的互動情感才是讓人 擁有活力之處。
到底要多少錢才夠退休?退休不單只是金錢衡量,應該將人生轉換跑道 ,投入另一個領域,在經濟不拮据的情況下享受退休生活 。以每個人每年50萬元來計算,假如65歲退休活至85歲 ,就存1000萬元,若以夫妻兩人計算,則是2000萬元的退休金 。
但存到退休的2000萬並不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應該擴大到對 整個社會的貢獻,以及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溝通和互動。



心靈不委屈   人生鬥志不止息



前全虹通訊的董事長林村田是王品之師的重要人物,他和王品的員工分 享他的經驗;當他把全虹賣出,準備過清閒的退休生活 ,他每天和朋友相約打球,沒想到只維持幾天,他朋友就告訴他: 「我們還要上班耶!哪和你一樣閒!」
林村田心想,「賣出去的12億9千萬元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我又不缺這些錢!」他和朋友漸漸失去共同話題,他慢慢已經不是那 個在職場上勇於吸收新知、走在電子潮流尖端的林村田 ,他失去生活重心、失去一張名片,變成真正的宅男 ,找不回人生鬥志。
當他賦閒在家的某一天,老婆對他說:「阿田,你去巷口幫我買醬油 !」當時他頓時覺悟,決定重振旗鼓,復出江湖。
94年10月,林村田買下「台灣大車隊」,以企業管理概念 、衛星監控科技、便利Call車站導入車隊,讓每一位乘客安全 、舒適又放心。他和我開玩笑地說,「人善被人欺,人閒也被妻欺」。



生活不空虛   培養興趣展活力



退休後要能不停的學習,培養自己第二專長或興趣才是正確的方向 ,但如果學習到的技能無法發揮,這樣的學習就容易失去動力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一個平衡的中心點,如果學習瑜珈 、插花等課程,只是用來打發時間,那就非常可惜。
例如短跑選手紀政,她卸下立委一職在家也非常痛苦,失去生活重心 ,但自從行政院衛生署請她擔任「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 」代言人後,她的活力精神、健康形象展露無疑。
另外,前幾年王品隊登玉山的時候,我認識一位曾在海基會工作的登山 嚮導,他和我們強調,「即使工作的壓力大,但千萬不能退休 !原本你覺得退休後的輕鬆心情都會轉為負面,早上起床 ,不知道人生的目標在哪裡。」
他和他老婆只花一年的時間,就把全台灣的百岳爬完,多次回家後 ,背包都不用打開,洗完澡第二天早上又出發,攀爬另一座百岳 ,創下台灣最快速的百岳登山紀錄!
建立成就感後,他開始帶隊成為登山嚮導。他和我們強調 ,當大家都想要提早退休的同時,你一定要仔細思考退休後的意義是什 麼?
工作的意義就是人和人彼此互動所產生的價值,這是一種經驗的交流 。我也不斷地思考工作的價值,所以縱使我離開職場轉向公益 ,我還會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咖啡店,不是為了錢,而是興趣。
讓我的好朋友能隨時到我的咖啡店坐坐,除了維持親密的友誼橋樑 ,同時也督促自己到老年還能維持整齊乾淨的形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舊約讀經進度表((每天讀十章聖經)資料來源:大衛會幕禱告中心

從遇鬼到馴鬼

☆ 96.6.10. 鄧宙攀牧師主講的如何使用滿福寶之聆聽手記